撒母耳(Samuel)

依圣经记载,撒母耳(Samuel)是以色列最后的一位士师,也是以色列民立国后的第一位先知,他曾膏立扫罗和大卫为王。他不但是一个先知,也是祭司;更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宗教家。是圣经中极少的没有记载任何罪行的人之一。
撒母耳此名意为“神的名字”,或“他的名字是伊勒”(“伊勒”意即“坚强和大能的神”)。撒母耳记上一章20节中语带双关的话,并不是用来解释撒母耳这名字的意义;哈拿的话只是她的祷告和她回忆有关其儿子出生时的事而说的。
 
 

1 家庭背景

撒母耳的父母是一对敬虔的夫妇,每年都去到位于示罗的圣所。他的父亲以利加拿是利未人,居住在以法莲地的拉玛。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原没有儿女;以利加拿另有一位妻子名叫毗尼拿。 有一次,他们上到示罗,哈拿在圣所中祷告,许愿说,假若主赐给她一个儿子,她会奉献他作拿细耳人,终身侍奉神。主垂听了哈拿的祷告,答允她的祈求。她没有其它的儿女,直至她将撒母耳奉献给神后,神再赐给她儿女。

2幼年时

撒母耳是以利加拿的儿子,他母亲叫哈拿,因没有儿子,乃在神面前倾心吐意,虔诚的祷告许愿;结果,蒙神垂听,所得到的,就是撒母耳(撒上一1~20)。
撒母耳,意即「神听到了」。
撒母耳断奶后,就被哈拿带到示罗耶和华的殿中,愿在祭司以利面前,永远事奉

童子撒母耳听到上帝的召唤

神(撒上一24~28)。

撒母耳自幼时,即晓得敬拜神(撒上一28)、事奉神(撒上二11,三1);每晨开耶和华的殿门(撒上三15),清扫、整理。
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撒上二12);但撒母耳不学他们的恶行,所以,神与人越发喜爱他(撒上二26)。
当撒母耳的童年时代,神的默示就临到他,预言以利家必遭丧灭(撒上三1~15)。
当趁年幼学习敬畏神,记念造物主(诗一百十九9、11;传十二1)

3成年时

成年後,撒母耳集先知,祭司與士師等三種職份於一身,代表以色列百姓向神獻燔祭,每年巡行各處,并在伯特利,吉甲 (Gilgal),米斯巴 (Mizpah),拉瑪 (Ramah)等處審判以色列人(七章:16-17)。在撒母耳带领之下,得有下列兩项结果:

  • 1. 百姓一心歸神 – 以色列百姓聽從撒母耳的話,除掉诸巴力和亞斯她錄等外帮的神,全家都傾向耶和華,專心歸向祂,並單單的事奉祂(七章:3-4)。
  • 2. 制仇敵收失土 – 神幫助以色列百姓,制伏来犯的非利士人,並使其不敢入以色列人的境内;進而攻打非利士人,将以前失去的城邑,從以革倫(Ekron),到加特(Gath),及這些城的四境,一一收回。

4老年时

撒母耳年紀老邁時,立他兩個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以色列士師,但他的兒子不信他的道,并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致以色列的長老聚集要求立王治理他們(参八章:1-22)。後來在神引领下,於拉瑪膏掃羅為以色列的第一位王,後於伯利恒膏大衛接續掃羅為王(16章:3)。 撒母耳一生為神盡忠,此可由第十二章中向百姓之自白中看出;聖經人物中,晚節不保的大有人在,而撒母耳不但一生清白,且活到老做到老,略述如下:

  1. 培養一班先知 – 接棒無人向来是一個團體裡的致命伤,撒母耳不只訓練一位先知,而是一班先知,使在宗教上的神人關係得以绵延不絕(19章:20)。
  2. 不斷為百姓禱告 – 為别人代禱或许很平常,但要持續不斷,自幼到老,並不容易。撒母耳對百姓持久地愛與關心,不由令人感佩(12章:23)。
  3. 兩次責備掃羅 – 上了年纪的人,多是不問世事,且不愿惹麻烦,但撒母耳的职责并不因年纪老邁而旷废,也不因對方是眾人之上的王而爭靜默不语。撒母耳在該説話的時候,從没有避諱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