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腓力的生平思想再造生命的契機

腓力的名字在十二使徒名單之中,總是排名在第五位,在兩對兄弟──西門彼得、安得烈,以及雅各和約翰之後(太:10:3,可3:18,路6:14)。腓力和彼得、安得烈同鄉,都是伯賽大人。腓力的隨基督之後的人生在聖經中所記不多,透過約翰福音的三段記載,我們知道腓力在成為門徒之後生命的轉變,透過三個角度表現了出來。

一 他是一位樂於分享基督的人:

腓力的蒙召記在約翰福音1:43,耶穌在前往加利利的途中遇見腓力,於是呼召他:「來跟從我吧!」約翰在記述中補充說,腓力是從伯賽大來的,腓力又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書上所寫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拿但業懷疑拿撒勒能出甚麼能人,因此腓力便邀請拿但業去見耶穌(約1:35-51)。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知腓力是屬於最先跟隨耶穌的那一批人,他更爭取時間去勸導其他人跟從主。
拿但業的榜樣讓我們不禁想到:當周遭的人說,現今的世界,哪有人可以信任的時候,你有沒有介紹耶穌讓人認識呢?當拿但業懷疑「拿撒勒能出甚麼好的」的時候,腓力就邀請對方親自來見一見耶穌,讓他自己見識一下。從這點,我們發現腓力是一位樂於與人分享基督的人。
今天,當我們要向人傳福音的時候,許多人也要看一看耶穌,他們可能沒有辦法看得見耶穌的肉身,但是他們卻要從你的身上去尋找耶穌。請問:你能不能像腓力一樣,向人說:「人類的希望救主耶穌,我已經遇見了。」你能不能隨時向人介紹你所遇見的耶穌?分享你所經歷的耶穌呢?

二 他是一位精於計算的人:

腓力雖然能夠向人介紹耶穌,但是他像其他使徒一樣,他並未清楚基督及其能力,他對此仍有待學習。記得後來,耶穌在五餅二魚的神蹟中用了一個問題來試驗他。耶穌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腓力便很為難地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即一個可觀的數目,約是一個人半年的工資)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腓力的答案顯然是經過精打細算的,但是之後耶穌所行的神蹟,卻讓腓力對這位使無變有的主有另一番的認識(約6:5-7)。對基督來說,要餵飽這眾多的群眾,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在耶穌的想法中,門徒如何認知祂卻是比起如何餵飽五千人更重要。
腓力有屬世管理的智慧,但耶穌看出他需要學習以屬靈的眼光來看事情,好叫他屬靈的信心能夠建立起來。因此聖經早說了:耶穌故意問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這是因為「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耶穌藉機試驗腓力的信心,因為他知道腓力是一位精於計算的人,他知道腓力早就算好了,並且知道「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耶穌深知,祂要腓力學會倚靠祂的功課。當腓力不再用自己的精打細算來衡量事情時,他就能夠看見他所跟隨的基督的能力與權柄,是那樣的無限。

三 他是一個容易親近的人:

腓力第三次在福音書中出現,是在基督榮耀地進入耶路撒冷之後,當時有幾個希臘人來見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通知安得烈,並帶他們一起去見耶穌(約12:20-22)。這事件顯示腓力是一位容易親近的人。當人要找耶穌的時候,會主動的去和腓力接洽請他引進,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腓力是一位親善大使,他樂於做接待的工作。在使徒之中,腓力和安得烈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物。因著腓力是如此的親和,所以讓許多人透過他能夠見到耶穌,並且從耶穌身得到美好的教導與經歷改變。
腓力一生最後出現在聖經的記載,是在耶穌被補和受審之前,祂在馬可樓上曾經給予腓力進一步的教導,當時腓力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也許腓力是誠心地盼望獲得特殊啟示的權力,但是耶穌卻教導他,祂自己作為道成肉身的神子,足以向世人啟示父神的形像(約14:8-31)。這樣的答案或許已經滿足了腓力渴慕的心,使得耶穌殉道後,遭遇到信仰逼迫的腓力和其他使徒一樣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傳道時,能夠滿有膽量地為主殉道。
據傳腓力也和其他使徒一樣,四處傳道。據傳他在小亞細亞的希拉波立,帶領許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毀壞蛇神的偶像,遂觸怒官員與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將他下獄,施以酷刑,最後被倒釘十字架而死。以弗所監督Polycrates給羅馬監督Victor的信裏,提到了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兒:「在亞西亞,發光的聖徒已經沉睡,但在主顯現的末日會再復活。那時主要從天帶著榮耀而來,再次聚集聖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兩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兒,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位活在靈中的女兒,則葬在以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