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015:主日信息《敬虔父亲的画像》(沈丽薰传道)

基督六家主日信息

经文:箴言9:10;22:6

信息要点:

  1. 选择敬畏耶和华(书24:14-15)
  2. 教导儿女归向神(申6:6-7 弗6:1-4)
  3. 做儿女的好榜样(箴20:7 箴13:20)

录音:

录像1:

文字稿:

講題:敬虔父親的畫像

經文:書24:14-15;申6:6-7;弗6:4;箴20:7;箴13:20

經訓:箴9:10;箴22:6            日期:6-21-2015                        沈麗薰

引言

今天是父親節,先祝賀各位父親們節日快樂!父親們終日勞碌,今天可以稍微缷下兩肩的重擔,過一下自己的節日。

我在良友看到的父親,都很不一樣,有很多都是很好的”奶爸“,記得6年前我來到6家的時候,看到一幅很特殊的風景:當時的李長老經常背著一個黑色大包包,裏面裝的是給女兒的奶瓶和尿片。我心想:原來新世代的父親是這樣的。

父親節的主日,好像理所當然的要講跟父親相關的信息。但是“節日”的意義主要在慶祝。今天,我只是用幾節經文對身為父親的,做個勉勵而已。 我要講的是“敬虔父親的畫像”。分三段講

一、選擇敬畏耶和華(書24:14-15)

書24:14-15【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事奉他.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华.15 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敬畏耶和华】有敬拜、事奉耶和華的意思。

這兩節經文的背景是這樣的: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地的約書亞,在他即將離世的時候,召聚眾百姓,勸勉他們要事奉耶和華,摩西離世前把棒子交給了約書亞,約書亞離世前,把棒子交給了眾百姓,當然這些被召聚的百姓都是男丁,裏面可能有當祖父的,當父親的。

在這兩節經文里,事奉耶和華一共重複了7次之多,領袖約書亞兩次命令他們拋棄一切的偶像,要事奉以色列的神,又向他們兩次發出挑戰,要他們選擇究竟要事奉誰,【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就是在幼發拉底河那邊,他們的列祖所事奉的別的神。亚摩利人的神代表當時周圍列國的神。

約書亞自己更是宣稱【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之後24章又記載了【眾百姓也信誓旦旦地說,我们断不敢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别神】。約書亞就說:你们自己作见证吧,百姓也願意。但是言猶在耳,約書亞死後,百姓便去敬拜那些他們宣誓過要離棄的偶像。士師記第二章記載【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從此以色列人又陷入另一波的痛苦深淵。

約書亞和他的家,代表向神中心耿耿的少數人,是基督徒的好榜樣,縱使多數人不肯敬拜真神,我們還是要堅持住自己的信仰。尤其是在現今,是非模糊不清,被大量的時尚潮流所左右的e世代。

08年福音派神學家   D .A .Carson在他寫的書【重探基督與文化】里,強調:基督信仰必須首先面對“世俗主義”或“世俗化”。因為基督信仰在北美20世紀的公眾文化中大為褪色,對於普羅大眾的影響越來越小。

“世俗主義“是指【肯定偏離傳統的現代價值觀,以其為正確的方向】(參舉目51期,陳宗清: 世俗化對教會的挑戰)。當今被高舉的“相對主義”就是。

美國社會輿論基本上倒向了人本主義和理性主義,三分之二的州已經承認“同性婚姻合法”, 大眾文化逐漸和基督信仰疏離。“世俗化”對教會也產生了諸多的挑戰。很多基督徒受到了物質主義的迷惑。因此,有些信徒的屬靈生活里佈滿了荊棘。

他们無法完全接受聖靈的引導,不能定意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一不小心就被“只追求今生的成就”主導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世界的價值觀和基督信仰背道而馳,因為這個原因,一些慕道朋友頗為困擾,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也因此,約書亞向眾百姓發出的挑戰:【你們選擇究竟要事奉誰】,也一直在歷史的長廊里不斷地迴響著。

因此,我們更要為那些專心尋求神、定意活在基督里、充滿喜樂地服事神、愛鄰舍的牧長、執事、同工、弟兄姐妹感謝神。

根據聖經的意思,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支柱,是領導者,是供應者也是保護者,一個父親能夠敬拜真神,遵行神的命令,生活中滿有神同在的見證,他的家庭就会蒙福。 因為這樣一位敬虔的父親,必定能夠帶領他的家庭,敬畏神事奉神,箴言書也說: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箴14:26;)。

有一位台灣的演員孫越,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在51歲才信主,然後生命整個翻轉,幾年後就只做公益演出,20幾年來他四處奔波,抓住可能的機會為主作見證。去年他還帶著女兒、外孫一起到一家教會作見證,那時他已經失去肺功能,因為得過肺腺癌。但是仍然在臺上費力地講見證。他留給人的印象已經不是演員孫越,而是慈祥和藹、充滿愛心,為主勞苦,為主而活的孫叔叔。

不管多大年紀才信主,都不會太晚,都有機會帶領家人一起敬拜神,見證神。我們教會有不少家庭是妻子、孩子信主,而自己還沒有接受的。兩周前,牧師講道也引用彼得前書3:7,夫妻要一同承受生命之恩。使徒行傳16章記載: 當禁卒問保羅、西拉:【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們回答【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這並不是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信仰完全是個人和神的關係,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會彼此影響,一家人有同樣的信仰,價值觀相同,同樣有對永生的盼望,同樣為著榮耀神而過每一天的日子,這是神所喜悅的,使徒看重的也是“全家得救”。

父親信主可以帶領家庭祭壇,全家在靈修中與神親近,風吹雨打容易擋得住。因為這個家是建立在穩固的磐石上。一位敬虔的父親必定是一位敬畏耶和華、願意活出主生命的人。

二、教導兒女歸向神(申6:6-7;弗6:1-4)

有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可能因為父親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很嚴肅的,有權柄的。

撒母耳記上第2章記載: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也是祭司,但是個惡人,不認識神,神對以利說【你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他的兩個兒子因為犯罪,被神所滅。那麼,聖經里賦予父親怎樣的教導和管教的職責呢?下面我們來看看申命記和以弗所書里相關的教導:

申6:6-7  【6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7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這是神曉諭摩西的話,神吩咐什麽話呢?前面的4-5節是講:神要以色列民尽心、尽性、尽力地愛祂,因為耶和華神必須是祂的選民唯一敬拜、效忠的對象,耶穌在新約中形容神的這個命令是【第一且是最大的】誡命(太22:36-38)祂也說【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第7節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不僅僅是自己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神】,而且也要殷勤教训自己的儿女如此做,【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將神的這個【第一且是最大的誡命】教訓兒女,要他們記在心裡,並且試著行出來。

聖經中的信仰非常重視把神的真理代代相傳,上一代的人把神的道教導後代,以確保下一代不會喪失對神的認識。中國古代常常有家訓 ,代代相傳,倒是有點類似。

新約的以弗所書第6章也提到了父母、子女的職分:

弗6:1-2 【1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解經家John Stott 認為【子女聽從父母】的基礎有三方面:天性,律法和福音。為何說是”天性“呢?因為神已經將這項天然律例銘刻人心,人應當如此行,這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為何說是“律法“呢?這是神傳給摩西,刻在石板上的啟示誡律。就是10誡中的第5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

那麼,何謂在福音方面呢?【要在主里】聽從父母,就是在一切忠於主耶穌基督的事上,對父母絕對服從,不再是勉強屈服於父母的權威之下,乃是甘心樂意地聽從他們。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以解釋為:一條帶著應許的,非常重要的誡命。這一條誡命可能就是那些不可更改,受良心支配,在各個文化和時代中都無條件地被接受的道德原則。要有健康的社會,關鍵就是兒女要尊敬父母。因為家庭生活若不穩固,社會也不可能健康

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氣、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使徒保羅講這句話的時候是羅馬時代。那時候的羅馬家庭,父親是主人,具有無上的權威管轄著家中所有的成員。中國的漢朝也是這樣,其實封建專制時代,也是父權社會。

但保羅認為,基督徒父親不能那樣做。因為父親的職責是來自一神,就是眾人的父(弗4:6),況且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詩127:3)。所以,天父怎样爱護 和看顾属祂的儿女,人間的父親也要像父神那樣去照顧家庭。而神也是所有父亲能力的源頭。

【不要惹儿女的气】是什麽意思呢?好幾個英文譯本都翻譯作【do not provoke your children to anger】直接翻成中文是【不要激怒兒女】。有的解釋為【不要滅了兒女的志氣】或是【不要叫兒女心中生厭】。

John Stott對這句話的解釋是這樣的:保羅明白兒女的心有多脆弱,而做父母的有時候可能濫用權力,對兒女做出不合理,使人惱怒的要求。也可能用挖苦、嘲諷,羞辱和壓制的手段對待兒女。他認為有些【憤怒青年】對社會的敵意是從沒有憐恤之心的家庭出來的。

講了消極方面的“不要”,保羅接著提出積極的勸勉:【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养育就是培育、餵養。加爾文翻譯作:珍重疼愛,溫柔對待。

但是有些父親可能是很嚴厲固執的,像美國當代作家Edna Ferber 寫的“Giant”巨人,1956被拍成電影,其中富有的父親就是這一類型的(參閱John Stott以弗所書註釋)。

他擁有250萬畝的牧場。因為三歲大的兒子不愛騎馬而大發雷霆。他滿腔厭煩地說【我還不會走路,就已經騎馬了】。孩子的母親說【你是你,這孩子是另一個人,或者他根本不喜歡馬】。那位父親生氣地反駁【我一定會讓他變成一個騎士,即便要綁住他,也要他學好騎馬】。

這句話聽起來很熟悉,不少父親說過類似的話【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跟我一樣,成為醫生】,或是成為【像我一樣的科學家】。

那位母親也生气地反駁了父親:【你以為全世界都由你管理,你把自己當作神了,兒子不屬於你,他是他自己】。他們夫妻間的對話,实在值得為人父母者深思。

那麼,如何【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呢?【警戒】是指言辭的教育,【教訓】有紀律甚至懲罰的意思。同樣的字在希伯來書12章出現過,那裡是論到生身的父親和天上的父神對兒女們的管教,目的都是要我們得益處。箴言書幾次提到“用杖責打子女”。

解經家鍾馬田提出【要管教兒女,先要能夠自制】,父親要做出正確的管教、平衡的管教、節制的管教。也就是說:在教訓和警戒的背後,有主耶穌自己的同在。希望子女透過順服父母,學會如何順服主。

關於如何教導子女認識神,葛理翰說「當家人天天一起讀聖經、謝飯以及禱告時,鮮少有父母會很難管教子女的。大部分青少年的問題源自幼年時,家庭忽略禱告、從不曾打開聖經,偶而才去教會一次。其實基督賜下養育子女必要的道德穩定性、領悟力、智慧和耐心

配合使徒保羅的教導,我們來談一些可以實際操練的原則。非常感謝于艇弟兄,最近設計了一系列的親子講座,尤其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其實,品格的塑造,也是生命的建造

相信對身為父母者會很有幫助。今天為了配合父親節的信息,我只是大略地介紹一下Josh McDowell提出的“6A親子教育原則“。Josh McDowell是国际著名的基督徒作家,他寫的“鐵證待判”影響深遠,對親子教育也不遺餘力。

因為这6個原則的第一個字母都是“A”,所以被稱為”6A親子教育原則“。

Acceptance 接納,接納孩子會奠定他一生的幸福。不管你的孩子是聰明的、笨的,美的,醜的,甚至有殘疾的。這意味著向孩子表達你无条件的愛。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羅15: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

Appreciation 讚賞 讚賞必須建立在接納的基礎上。讓孩子知道:他是獨一無二的。這樣,可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感恩的心,培養他們勇敢、積極的個性。箴27:21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

Affection 關愛 要用愛的言行來表達,譬如:說些正面和肯定的言語,抱抱他,給個小禮物。陪他。時時受到關愛的孩子,他們比較有愛心、有滿足感、願意與人分享。 哥林多前書13章愛的真諦,可以有不少的應用。解經家鍾馬田說:如果父母養育子女所花的心思,像我們蒔花養草,飼養寵物一般,情況一定大為改觀。

Availability 時間 要付出時間,因為你和孩子的生命緊相連。接納、讚賞、關愛都需要付出時間,付出的時間要質與量並重,還要持續不斷。這樣,可以培養出他們守時、節制、從容、有效率。林前13:8 【愛是永不止息】

根據調查,有父亲在身边,尤其是能和父亲在饭桌前谈笑甚欢的孩子,在学校里通常有较佳的表现。

Accountability責任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責任,讓他們知道【擔子我要挑起來】。可以培養他們【能自主、肯主動、知現實】,甚至自我超越。這也是教導孩子在主里聽從父母,肯接受父母的教導。

箴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父母尊重孩子的個性與資質,但也不是讓他任性固執,這也是父母的機會與責任,帶領兒女走向正道。

Authority 權威 父母告訴孩子:【我要為你立界線】。在接納的基礎上,樹立權威。讓孩子服從父母的權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服從你設立的界線。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優秀的品格- 譬如有團隊意識、規則意識、有社會感。以弗所6:1-2節講的子女要在主里聽從父母,以及子女要孝敬父母,對第五和第六原則的實際操練很重要。

以上的6個原則其實都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上,提后3:16-17【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一个敬虔的父親会接受聖靈的引導,本著聖經的教導,應用這6個原則,塑造儿女的品格,也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 引导儿女归向神,

提到了教養兒女,最後都難免會講到”榜樣“的問題,因為身教重於言教”,最後講:

三、作兒女的好榜樣(箴20:7; 箴13:20)

箴20:7【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箴13:20【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來說,父親是兒女的role model,榜樣,是模仿、學習的對象。父親的榜樣會像烙印一樣烙在孩子的身上。父親節的由來,就是因為一位有著“好榜樣”的父親。

1909 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當她參加完母親節主日崇拜之後,心裡有了很深的感觸,她心裡想「為什麼沒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呢」?

原來他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去世,留下六名子女;她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他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和每一個孩子的生活。他把天上父親的智慧、慈愛、引導和供應等等,作在兒女的身上。

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父親好好安享晚年的時候,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离开了人世。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父親致敬,也用來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第二年的6月19日,華盛頓州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1924年,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無私奉獻一生的父親,扮演著神所賦予他的溫柔角色,影響著他的子子孫孫。有人這麼形容 【父親,男人最溫柔的名字】。

Billy Graham 葛理翰牧師的兒子Franklin 曾經叛逆,他少年時期正是60年代,那是【失落的一代】、【呐喊的一代】。因此,他認為叛逆有因,後來悔改信福音,其中受到父執輩【撒瑪利亞救援會】會長 Bob Pierce 很深的影響和感召,当然,也是他的父母一直不住地为他祷告。相信他父親忠心服事主的典範,對他也一定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他現在繼承父親的志願,接下【葛理翰布道團】團長的職務,早在他28歲時,就接下Bob Pierce留下的【撒瑪利亞救援會】會長的職務,我們每年的”送鞋盒program“就是這個救援會主辦的。

我相信:如果父親是一個信實的榜樣,孩子學到的關於神的一切,將使他們終身受益,無論他們做什麼或在哪裡。他們將學習“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地愛神”,並且服事神。

父親作兒女的好榜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要如何做呢?首先要作一個好丈夫。我相信,前面提到對孩子的“接納、讚賞、關愛、付出時間”等等,也適用於對自己的妻子。父母先建立互信、互愛、親密的關係,孩子才會敬愛自己的父母,有安全感,能夠愛神愛人。

其次,我認為母親在這方面要扮演”幫補“的角色。這也是我親身的體驗。外子是一位律己很嚴,從小就獨立自強的人,他成長的社會和年代屬於“父親不向孩子道歉的“,加上完全沒有溝通的技巧。因此,他跟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兒子,時不時的,會有一些小衝突。

兒子希望得到父親的肯定,父親雖然愛兒子,可是,不但不會講鼓勵、称赞的話,有时候讲的话還很傷感情。因此,兒子總覺得父親不愛他,动辄得咎 。

有時候,聽到他父親用批評的口氣對我說話,兒子就會說”Mommy is mentally abused”,”媽咪受到精神虐待“。這個時候,我就要花時間跟他談,解釋他Daddy沒有”虐待“的意思,只是表達的方法很不好,需要自我反省。

母親要幫助孩子能夠敬愛自己的父親,也要幫助孩子的父親做好”地上父親“的角色,-藉著”地上父親“的言行,讓孩子認識到天父的慈爱、信實、護理和供应等等、

孩子如果認為自己的父親對他不好,對母親不好,很可能會失去人生的方向。因為父親是孩子的 role model。我想,作父親的最好每隔一陣子對自己做一次“靈性考核“,譬如:我的家人在我身上,看得見我對神的敬畏、仰望和倚靠嗎?我自己有流通的生命嗎?

有一篇禱告文很流行,那就是麥克阿瑟將軍為兒子的祈禱文,蠻長的,我只節錄第一段: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

使他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

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

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

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

最後他說:如此,我這作父親的,才敢低聲地說:「我沒有虛度此生。」

一个敬虔的父親,会為兒女禱告,也会和他們一起禱告,可以作为儿女一生的好榜樣 。

結論

敬虔父親的畫像有三方面:選擇敬畏耶和華,教導兒女歸向神,作兒女的好榜樣。箴言書說【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亲是儿女的荣耀】(箴言17:6)。這句話想必帶給父親們無限的欣喜,但恐怕也有著無形的壓力。

愿父親們都能卸下重擔,將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中,讓聖靈引導,帶領孩子一生跟隨主,做一位蒙神祝福的好父親,愿今天父親們在孩子的祝福聲中,歡度屬於你們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