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主日信息《沈丽薰《爱与赦免–俩个债户的比喻》 》(沈麗薰传道)

基督六家主日信息

录像:

文字稿:

講題:愛與赦免- 兩個債戶的比喻

經文:路7(36-50)             日期:9-13-15       沈麗薰

引言

講完了舊約的約拿書,從這個月開始,我講新約路加福音里耶穌講的比喻。比喻是什麽意思呢?比喻的英文是parable, 直接翻譯是“放在旁邊”,就是指一個“比較“或是一個“實例”,在新約聖經中,它最常用來指耶穌從自認界以及人民生活所取材的喻道故事。三本符類福音(馬太、馬可、路加)中記載有30多個這類的故事。

今天我要講的是路加福音第7章耶穌所講的兩個債戶的比喻,一起看路7(36-50), 分四段講

一、有罪女人膏耶稣(36-38)

v36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喫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裏去坐席。

在四本福音書中,我們常常看到“法利賽人Pharisees這個詞。這是一个犹太人宗派,在耶稣的时代很流行。Pharisees“這個詞,意思是“分離者”,有假冒偽善的意思。法利賽人在當時是會堂里的教師,人們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護衛者,監管人們正確地遵行律法。他們認為傳統上對律法的解釋和規條,具有實質上和聖經同等的權威。

因此,耶穌有時會指出他們的缺點,而他們對耶穌的言論行為也是諸多的不滿,耶穌在耶路撒冷就和這些猶太宗教領袖們起衝突,耶穌來到迦百農,他們就從耶路撒冷和加利利其他鄉村過來,聽他講道,並且監視耶穌。可見法利賽人不喜歡耶穌,而且處處提防他。

這樣的法利賽人竟然請耶穌吃飯?你們會不會第一個就想到鴻門宴?當然,可能不會像項羽的亞父范增對劉邦那樣,暗藏殺機、劍拔弩張。但根據推測,可能也是一種不懷好意的宴會,有可能是想找耶穌的把柄。如果是我們,可能會心中忐忑而不去,但是耶穌並沒有推辭。當時有些人認為耶穌是貪食好酒之徒,因為他也和罪人和稅吏吃飯。而且有請必到

其實耶穌可能也清楚,那個法利賽人,很可能不壞好意,但祂要藉着任何一个场合,包括一顿不友善的饭局,把神的真理表达出来,完成父神所差派祂的工。記得比较年轻的时候跟好幾位同工,經常輪流請不同的慕道友吃飯,目的就是爲了有更多的機會跟慕道友作朋友,我們把飯局作為預工的場所。对信徒来说,任何一次的聚集都是为主作见证的好机会

V37-38那城裏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裏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着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在筵席上,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錯愕突兀的場面。那個筵席應該是個流水席,大門開著,誰都可以進去。因為這裡說【那城裏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法利賽人不可能請女人吃飯,更不可能請罪人吃飯。想必這個女人也是鼓起最大的勇氣才敢走進去。這個有罪的女人,她【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着他的腳哭 ,然後用頭髮擦乾,親耶穌的腳,把香膏抹上】,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

耶穌在世時,猶太人的坐席大概是這樣的:在客廳安放一張方桌或長桌,左、右、後三面環著三座較低的床榻,有一面不設床榻,以便侍者傳送飲食,坐席時主人客人都脫鞋,頭內腳外,左臂靠在榻上的墊褥上,斜斜地臥著,右手用來拿取飲食。

耶穌斜臥榻上,雙腿遠離桌邊,所以,那女人能站在耶穌背後,又能挨著祂的腳哭,可以用頭髮擦祂的腳而不攪擾到耶穌。

這個有罪的女人,很可能是一名風塵女子,祂手裡拿著一個長頸、球形的,用半透明的雪花石做的瓶子。瓶子里裝的是昂貴的香膏。她哭了之後,用自己的頭髮擦耶穌的腳,連連親吻,然後把帶來的昂貴香膏抹上。這個情景似乎在別處經文也描述過。

在馬太、馬可、約翰三本福音書里都記載了,伯大尼的馬利亞為耶穌抹香膏的事件,耶穌稱它是一件美事,發生在耶穌在世生命最後的一周里。跟這個有罪的女人為主抹香膏,是完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件,路加記載的這件事,是耶穌在加利利事奉的時候發生的。

那麼,在這個錯愕突兀的場面之後,引來了什麽樣的談論呢?

二、两个债户的比喻(39-43)

V39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裏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

法利賽人是不會跟罪人接觸的,他們認為先知也不會這麼做,因為耶穌沒打發那個婦人走,這位法利賽人就以為,耶穌要嘛不知道這個女人是個罪人,要嘛,就是不理會她是個罪人,無論如何,在他眼裡,耶穌不可能是個先知。

這裡爲什麽會提出【先知】這件事呢?原來在第7章的前面記述了:耶穌的一句話就醫治了百夫長的僕人,還有使拿因城寡婦的兒子復活。因此有了16節: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 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

v40耶穌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要對你說.西門說、夫子、請說。

耶穌知道他在心裡評估自己,就要和他來個對話,原來這個法利賽人,名字也叫西門,但不是那位在馬太福音26章提到的:伯大尼長大麻瘋的西門。

V41-42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那一個更愛他呢 ?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兩個債戶的比喻。按照當時的法律,只要債主拿他們去見官,勢必要坐牢,甚或要變賣家產,或把家人賣身為僕婢作為抵償。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或電視劇,可能看過這樣的劇情:有一佃農因為天災,農作物收成不好,欠了地主一大筆的租金,根本無力償還。而這位地主是個心地非常慈祥的人,免了他所有的債務。

於是這位佃農和他的家人都跪下來,感激涕零,連連叩頭地說:您的大恩大德,我們實在没齿难忘,即便今生無法報答,来生也一定會做牛做马来报答您的。而民間上流傳的可歌可泣、感恩圖報的故事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再舉一個例子:在兒子失業期間,他幾位好朋友(也是主內的弟兄)每隔一陣子就會帶他出去吃飯,生日時更是送給他不錯的禮物。他沒錢回請或回送禮物,但一直很感謝這幾位好弟兄,有一次我收到了$100starbuck coffee 的禮券,就給了他。

有一天閒聊時,問他:有沒有去Starbuck喝咖啡?他說: 媽咪給的禮券早就用完了,總算可以還我那些朋友的人情債了,我對他們的friendship一直很感激,就請他們去Starbuck喝咖啡、吃甜點。

佃農對地主的感恩和我兒子對他朋友的感激,還是有程度之差的。

如果一位債主免了兩個人的債務,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一個免了一千萬,一個免了一千塊錢。那麼,哪一位會更感恩,會更愛這位債主呢?如果一位醫生醫治好了两位病人,一位是癌症病人,另一位是过敏症的病人 那麼,哪一位病人會更感激這位醫生呢?

耶穌問西門:那位債主免了兩個人的債務,因為他們無力償還,一個被免的債務多,一個被免的債務少。那麼,你說:哪一個會對那位債主更感恩、更有愛呢?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耶穌講的這個比喻是那兩個无力偿还債務的人,先被债主免了債務,然后才討論哪一个负债的人,会更对債主感恩?

V43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

西門認為是那位欠50兩的,因為他得到更多的恩免。耶穌認為他的判斷不錯。

上面是耶穌借用日常生活可能發生的事情講的比喻,下面我們來看耶穌到底要用這個比喻講出什麽大道理?换言之,我們要如何將這個比喻,應用到我們的信仰生活

三、比喻的实际应用 (44-47)

V44於是轉過來向着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麼.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

耶穌於是轉過來向着那女人,便對西門說、(其實也是对著那女人说,对所有來的客人说,當然,也对著今天的你我说)。說什麽呢? 他是要显明:人的信与不信的心。

他對西門說: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水让我洗腳,因為巴勒斯坦一帶天熱,他們穿的是繫著兩根帶子的涼鞋。地上又多沙土,腳很容易髒,所以有客人來的時候,主人會為客人準備好水,讓他們可以洗腳,有時是僕人替客人洗腳,這是待客基本的禮節。

我們知道西門懷疑耶穌的身份,不認為祂是先知,當然更不會認為祂就是那位要來的彌賽亞。心中明顯不信,在態度上就對耶穌怠慢,連最起碼的洗腳水都沒準備。

那麼,你們想,這女人爲了什麽哭呢?我想,她的眼淚多半是感恩的淚水。 她相信耶穌,感激主耶穌讓她看見自己的罪,能夠認罪悔改,罪得赦免的她,找回了自己的尊嚴,知道耶穌在這個筵席上,就鼓起勇氣進來了,俯伏在耶穌腳前,獻上自己的感恩之情。

西門沒做的,這位蒙拯救的風塵女子補上了,用她那感恩(也可能加上羞愧)的淚水溼了耶穌的腳,而且用她的頭髮擦乾。他們兩個人的表現可以說是兩極化。

V45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的用嘴親我的腳。

耶穌又對西門說:你也沒有按照一般的禮節與我親嘴,但是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停地用嘴親我的腳。用嘴親耶穌的腳顯示了這女人對耶穌的尊敬與感恩

V46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

用橄欖油抹頭也是接待客人的禮儀,當地的橄欖油,產量大而且很便宜,但是西門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是那位被人瞧不起的風塵女子,用十分昂貴的香膏抹耶穌的腳

這三節經文帶給我很深的觸動,第一個觸動是:當我還不怎麼認識耶穌的時候,我的行為就像不信的西門一樣,懷疑耶穌是不是神,還總想找出可以不要相信耶穌是神的理由。因為這世上還有太多的學問、風情等著我去欣賞,不想被局限在宗教里

信主以後,試著邀請朋友參加聚會,很多都推托有事不能來,或者乾脆說:我信睡覺。我就想:他們不相信可以從神那裡得到赦罪的恩典,而這恩典可以帶給信的人真正的平安。不信的人認為無需求耶穌,祂不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是自己最可靠,我不信以前就是這麼想的,就像西門不认识耶穌,所以在態度上就怠慢了耶穌

第二個觸動是:這位風塵女子可以說是個蒙恩的人,而西門呢?說他自以為義應不為過。他認為自己已經守了律法,跟神的關係良好。在這個比喻裡,兩個人的對比十分強烈。蒙恩的人相信一切都是神的恩典,自己不配得,很自然便有謙卑的態度。自義的人認為一切都是自己該得的,就像作多少工得多少工價一樣,是自己掙來的,無需感恩。

今天有些信徒,有時候會誤以為自己和神的關係已經足夠,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或多或少帶點傲慢,那麼,這樣的信徒是蒙恩者還是像西門一樣是個自以為義的人呢?

我想,信徒在走天路的時候,有時候会認知到:有些福分是自己不配得的,全是恩典。 就像耶穌跟前的女人一樣,經歷到神的恩典,用香膏膏耶穌,表明自己對主的尊重和敬愛;另一方面還覺得虧欠了神,這個時候,他是個謙卑的蒙恩者。

但有時候,卻感覺自我滿足,不再需要仰賴神,因為經常讀經禱告、也參加聚會也事奉,一旦碰到困境,第一句話就是:神啊!爲什麽這樣的災禍會臨到我身上呢?難道我做的還不夠多嗎?落入了“自義“的景況里,渾然忘記自己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這兩種不該並存的態度就這樣交織在信徒的生命里,這是走天路時必經的痛苦

第三個觸動是:我已經信主很多年了,在這樣漫長的信仰生活里,我有多少時候,曾經像那有罪的女人一樣,俯伏敬拜在耶穌的腳前,認真地思想主耶穌赦罪的恩典,而流出感恩的淚水呢?又有多少時候,是被世俗的憂慮所纏累呢?我究竟爱主有多深呢?我有没有活出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活呢?

18世紀末的奥国親辰多夫伯爵Count von Zinzendorf,有一次在一個畫廊里看到了一幅那稣钉十架的画,上面写着:我为你被钉死,你为我做何事?從此,他的一生就被耶穌基督的愛所激勵。成立了莫拉維亞弟兄會,敬虔宣教。這些都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贖主,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拯救了我們,我們豈可怠慢祂?

神學家B.B.Warfield 有一年对新进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学生演说,那时他是校长,他说【救赎主这个称呼,表达出一种亲密的启示,不但使我们体会到,我们是从祂那里领受救恩,同时也使我们学会:感激祂为救赎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每当我们念救赎主这个名字,十字架就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心中也会对基督充满爱意】(参救赎之神p165)是的,愿我们常常在心中纪念我们的救赎主,爱主更深!

我们再思想一个问题: 怎么知道这位女人的罪得赦免呢?在这个比喻之前的34节说,人子來、也喫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在第五章也提到: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喫喝呢。耶稣对他们说:無病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这里有点讽刺法利赛人和文士,自以为义, 很难認罪悔改。

可见耶稣常和稅吏和罪人在一起,这个女人是個風塵女子,她十分有可能亲自听过耶稣讲道,或是从朋友那里得知耶稣的講論以及行神迹等事迹,相信祂就是那位要来拯救罪人的弥赛亚,而她也看到了自己的确是有著許多罪的罪人,因此认罪悔改

所以,我们不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耶稣基督的福音,要讲神是有恩典、有慈爱怜悯,公义的神,当圣灵工作时,会让最卑贱低微的人或是最高傲自义的人看到自己的罪,知道自己需要主的赦罪之恩,需要主长阔高深的爱。就像短宣隊員們所作的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疾风烈火】,是写到一位在纽约Brooklyn贫民区长大的牧师,和他妻子一起牧养Brooklyn会幕教会,那个地区是一个种族混杂、暴力、毒品、妓女充斥的地区。教会的成员也是这一类的人。起先那位牧师带领地很辛苦。

后来,他们用诗歌敬拜赞美神、经过祷告,圣灵作工。那些被认为是卑贱有罪的人,一個個真诚地认罪悔改,从此生命翻转,整个教会灵命得以复兴。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神被软弱的人所吸引,祂无法抗拒那些谦卑诚实,承认非常需要祂的人】我想,我们对风尘女子或吸毒者的生活都很陌生,但我们都知道耶稣也爱他们。

V47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

這節經文,不論中文英文都很難解,這裡我們必須看上下文。前面已經講過,這個比喻是講到那兩個欠債的人都無力償還,先被免了債務,然後討論誰會更感激更愛那位債主?而最後一節(50節) 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英文是用完成式)

所以,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不是說那女人很有愛的行為賺得了赦免,因為行為不能讓我們得救。甚至也不是說,她的愛值得赦免。耶穌是說:她的愛證明她已經得了赦免,也就是說:她對主的愛,對主的感恩,是她蒙赦免的明證,卻不是蒙赦免的原因。她蒙赦免是因為她相信耶穌。50節,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已經)救了你.

也就是說:她許多的罪必定已經蒙赦免了,不然,她就不會顯出這麼大的愛來。換句話說,她那些愛的行動是對主恩典的回應。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這裡耶穌沒有說西門得到赦免,西門甚至懷疑耶穌是不是先知。從西門身上,只看到他怠慢了耶穌

這一段比喻的實際應用,帶給我們很多的省思。當一個人深深覺得是神把他從罪惡當中拯救出來,得到了全新的生命以後,爲了回報主的恩典,他會奉獻自己為主而活

譬如創辦晨曦會的劉民和牧師。他在15歲的時候就誤入黑幫,也在好奇之下吸毒,染上了毒癮,渡過了一段漫長黑暗的日子,他母親不住地為他禱告,帶他到香港的基督教晨曦會福音戒毒中心戒毒。在重獲新生之後,他就留在戒毒中心幫助吸毒的人,後來被派到台灣成立台灣晨曦會福音戒毒中心。

每當被人問起:爲什麽要作這樣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就說:【這樣子的工作是一個使命!我能活到現在,完全是主的恩典,應該感恩】。

還有一個人我要提的是Chuck Colson, 他早年在白宮作總統的特別助理,做事不擇手段,被稱為“尼克森總統的刀斧手”,後來因為Watergate水門案入獄,入獄前信主,出獄後,他開創并投入受刑人事工,直到2012年去世為止。

在水門案20周年紀念的時候,他接受訪問時說:我為水門案感謝神,因為牢獄整個改變了我的人生(舉目57)。他後半生關心基督教的文化使命,但他最關心的是監獄里的政治犯。在他的公事包里珍藏着一封信,那是有一年从西伯利亚监狱的政治犯写给他的。

那些被世人遗忘的人告诉他,他们3000个囚犯,共读一本他寄给他们的“愛主你的上帝”那本書。每个晚上,都有人在囚室里朗读书中的一段,给15-20个犯人听。这本书是他们黑暗中的希望。那个冬天,Colson就遠赴嚴寒的西伯利亞監獄探望他们,那是一个让他永难忘怀的相聚。他投入的受刑人事工,给黑暗里的人带来了亮光,带来了盼望。还有他身体力行从事的”文化使命“,这些都是他对主赦罪恩典的回应,是我们的楷模。

大多數的我們,重獲新生的過程都沒有像他们這樣波瀾起伏,毋寧說是平淡無奇的。因為都是循規蹈矩,沒犯過法,其實,不管有沒有犯法,我們都是罪人,因為我們都達不到神的標準。

耶穌基督獻上自己作為贖罪祭,相信祂、接受祂的,就可以得到赦罪之恩,這恩典是無價的,我們應該感恩,應該有所回應。那位有罪的女人因為罪蒙赦免,有了愛主的行動,那么,我們該如何行呢?弟兄姐妹, 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都能够成为主的见证人,成为别人的祝福,因为我们已经蒙了大福。

四、信心与罪得 赦免(48-50)

V48-50 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裏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罷。

48節:你的罪赦免了(your sins have been forgiven)妳的許多罪都已經蒙赦免了。那些跟耶穌一樣斜臥在榻上的賓客,心裡議論紛紛: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因為在猶太人的認知里,只有神有赦罪的權柄,就是那將要來的彌賽亞也沒有權柄赦罪,這個人是誰呢?竟然說出如此僭妄的話來?

這也是耶穌最受議論和不被接受的地方,但是耶穌關心那位犯過許多罪的婦人,關心罪人、拯救罪人是祂的使命,所以祂再次宣告祂有赦罪的權柄,因而惹來議論紛紛

50节:你的信救了你,那位風塵女子因為信主耶穌,她已經得救了。弗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意思是【靠着神的恩典,你们因信得救,这整件事都是神白白赐给你们的。不是你们自己的努力,或是作了善事,你们完全没有可以居功自夸的地方】最后一句,耶稣说:平平安安的回去罷。罪得赦免的風塵女子能经歷到神的平安

結論

耶穌對於人的罪和虧欠指出一個共通點,就是“無力償還”。不管自覺罪多罪少,我們都無力償還自己的罪債,因此我們都需要被赦免的恩典。耶穌指出西門的虧欠,卻對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西門的虧欠沒有被赦免,反而是女人的罪被赦免了。因為女人對耶穌有真正的信心。

當西門還在心裡懷疑批判耶稣的時候,女人已經用她寶貴的淚水為耶穌洗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连连亲吻,而且抹上昂貴的香膏。她對耶穌的尊重和敬愛,完全從她的行動中,顯示出來。有相信才有全然的擺上。已經蒙恩的我們要常常自己警惕:我们如果不是更靠近神,便是远离神;絕對没有维持现状的情况。愿我們都能更親近神,爱主更深。

耶穌就是那位救贖主,猶太人相信,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權柄。“這是什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原來耶穌就是神!相信祂的人就可以像那有罪的女人一樣,得到赦罪的恩典,与神和好。 盼望今天来到这里的福音朋友,也能有同樣的信心來到耶穌面前,得到祂赦罪的恩典,平平安安地回去。将一切的榮耀都歸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