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主日信息《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楊慧姐妹)

基督六家主日信息

录音: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在西方文化中被经常引用的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无私帮助别人的好行为。但是这个比喻的深层意义不仅是如此。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仔细学习一下耶稣说这个比喻的意义。

让我们祷告预备我们的心。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的恩典,赐给我们您的话语,此时求您打开我们心灵的眼睛,求圣灵亲自引导,让我们领受明白您的心意,得着您话语中赐给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奉主耶稣基督之名求。阿门!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记载在路加福音第十章25-37. 我们可以把这段经文归纳为三问三答:

25-28节 问1: 律法師 -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答:耶穌 - 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29-35节 问2: 律法師 -誰是我的鄰舍呢?
答:耶穌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

36-37节 问3: 耶穌 -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答:律法師 - 是憐憫他的。

===========================
我们先来看这第一问:

25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 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律法师是专门研究旧约律法的人。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大学教授。他们对旧约的法律非常熟悉。这里律法师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他问的对象也是最有资格回答他的问题的人。大家可能联想到福音书中记载的另外两个人问过耶稣这样的问题。一个是记载在约翰福音3章,有个叫尼哥底母的半夜来找耶稣问’如何能重生呢?’另一个是记载在马可福音第十章, 有个年轻人跪在耶稣面前问他说:”我当作什么事, 才可以承受永生?律法师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这里说他是为试探耶稣?也许他想试探耶稣对律法到底知道多少,也许他有意找主耶稣的把柄。虽然知道他的动机是来试探,主耶稣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26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耶稣用问题来回答问题:你研究的律法上是怎样说的呢? 果然律法师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答案!

27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两节经文出自旧约申命记六章五节和利未记19章18节。这也是耶稣在马太福音22章37-39节讲的’最大的诫命’。

28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 ;你这样行,就必得 永 生。」
对主耶稣的回答,您也许会有一个疑问?耶稣难道不应该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像他对那个有钱的财主的回答,是“你跟着我”。对尼哥底母,他的回答是我们熟悉的约翰福音3章16节?对律法师,却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而且是非常肯定的答案。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会再回过来回答。

======================
29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这里我们讲到三问三答的第二问。
律法师的提问好像有点跳跃性。他可能觉得第一条标准’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他已经达到了。然后他衡量这第二条标准’爱邻舍如同爱你自己’。嗯这个第二条我好像也过得去,我对我的邻舍非常不错啊。我经常帮助他们。犹太律法中的邻舍一般指离自己很近的人,同族的人。但他不愧为律法师,思维谨慎,为保证给自己有充分辩护。最好我让耶稣也证实一下我对邻舍不错。

回答这个问题,耶稣并没有开始给他解释’邻舍’的定义。而是讲了这个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耶稣回答问题常常都不是直接的回答而是用各种不同的更有效的方法。

比喻 是用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虽然故事不是真实发生的,但主耶稣在比喻中用熟悉的环境,地理,人物。听起来如临其境。
=====================
30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 耶路撒冷 下 耶利哥 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耶路撒冷到耶利哥这段路是一段非常陡峭的路,有17英里长,但落差有三千尺。全部是下坡路。所以这里说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这一段路也是有名的非常险恶,常有盗贼出没。这个犹太人果然遇上强盗,被打,被抢,在那个年代,服装也算是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强盗把他的的衣服也剥了。打得半死。可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人路过。先是来了一个祭司。祭司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牧师地位的人。那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有爱心。所以这个犹太人躺在那里远远的看见有个祭司过来,他一定激动,对自己说,我今天真是命不该绝,让我碰见了一个祭司,他肯定会来救我。他看见我了!他会马上跑过来。怎么回事?不会吧,他从很远的地方绕过去走掉了。那么大家可能也都会有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祭司这样的人竟然可以见死不救呢?那我们就要记得耶稣讲的是一个比喻,并不是真正发生了的事情。有没有可能有的祭司真的属于这种见死不救的人呢?也有。但是在这里耶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批评祭司。又过了一会儿远远的他又看到来了一个利未人。利未人是神拣选,专门是在圣殿里做服事的人。相当于教会除牧师以外的其它神职人员。这个被抢的犹太人心里又是一阵激动,哦我又有救了,这个利未人一定不会看着自己的族人而见死不救的。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他看见我了为什么装作没看见远远的绕开我走掉了!呜呼!我这回死定了。

过一会儿他看到远处又隐隐约约来了一个人。快走近时候他看出来这是一个撒玛利亚人。他想。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呢。先是被强盗抢了,打个半死,后是自己人见死不救。现在可好,来了一个撒玛利亚人,他不趁机踹我一脚就不错了, 别指望他会救我。我这回死定了。
=========================
原来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互相仇恨渊源已久。当年,雅各的十二个儿子成为十二族,他最爱的儿子是被卖到埃及的约瑟。进迦南后,约瑟的子孙继承了北部一片肥沃的土地,成为撒马利亚。以色列主前930年分裂成南北两国。南为犹大,首都是耶路撒冷,北为以色列。迁都到撒马利亚。以色列国先于公元前722年亡国,被叙利亚攻占。留下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通婚,并参与他们的偶像崇拜。亡國後成為亞述國的一個省份,也稱作撒瑪利亞省,於是所有在那省的居民,都被稱為「撒瑪利亞人」。南边的犹大国也在120年后,于公元前600年亡国。被巴比伦攻占。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后,有一批犹太人被允许回到耶路撒冷去重建圣殿。可是受到北边撒马利亚人的骚扰和阻拦。所以犹太人痛恨撒马利亚人。另外呢,回归的纯种犹太人也鄙视撒马利亚的犹太人与外邦人通婚和参与偶像崇拜。到了耶稣的年代,他们已互相仇视了五百多年。互不往来。

我们再回到这个半死的犹太人。他眼看着这个撒玛利亚人走过来了。心里怕的很。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却是他万万没想到的。路加在这里对祭司和利未 人都是一带而过, 对撒玛利亚人的一系列动作却有非常详细的描写。
==========================
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33 惟有一个 撒马利亚 人行路来到那里,
看见他就
动了慈心, (而不是幸灾乐祸,不是绕过去)
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拿出自己的值钱的东西)
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不是说我还要赶路,给你包好了,你等救护车来吧)
带到店里去
照应他。
35 第二天 (而且连夜照应他)
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我们两星期前参与做圣诞鞋盒的发起组织叫:撒马利亚人的钱包。就是从这里来的。撒马利亚人的钱包是非常慷慨的。这里的二钱银子在当时是可以住两个月的旅店。不仅如此,他还要回来,为其它所有的费用报销!如果这个旅店有总统套房的话,我想店主一定会马上请这个受伤的犹太人进去住上两个月。

您觉得这个撒马利亚人的行为如何?我的反应是:说好听的,他真是帮人帮到极限,说不好听的,这个撒马利亚人实在是太过分了。这就像您在街边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以前你有可能绕过去走了,或是顶多给他几块钱。现在呢,

你看见他就
动了慈心, (不是绕过去)
先带他去餐馆喂饱肚子,
然后扶他上自己新买的车,
带到我们旁边的Marriot酒店里去
照应他。
第二天 (而且连夜照应他)
把你的信用卡交给旅店,
说:『你且帮忙照应他;费用的都算在这个信用卡上。』

你会想,有这么过分的人吗!我想这世上,恐怕只有一个人,你会对他做这么过分的事。他饿了,你给找各种好东西他吃,他病了你想方设法给他药,他缺钱花,你拼命赚钱给他。您想是谁,你会对他这么好呢?那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耶稣这个比喻就是说爱人爱到极限,爱人像爱你自己一样。
===========================
讲完这个比喻,36 耶稣问:哪一個是他的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这是三问三答的第三问。37 律法師答:是 憐憫他的。你注意到他都不愿意直说:撒玛利亚人,他心里的敌意还是太大。

这段经文以37节结束: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路加福音并没有说这个律法师有没有这样去行。如果我们来给这个律法师,设想他的结论的话,我想可以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 他无改变。您说他会得永生吗?不会。

第二种:他有部分改变。也许他开始对邻舍有不同的理解。您说他会得永生吗?也不会。
第三种:他彻底改变。这里,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耶稣为什么一开始不回答律法师的问题,像他对尼哥底母和有钱的财主那样。我想这里体现了耶稣的教导的智慧。因人而异。对于律法师,他就先从律法着手。律法师很清楚经上说的: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通过这个比喻,耶稣向他解释了律法的标准。谁是他的邻舍。希望他意识到:他靠自己是不可能达到律法的标准的。也就是靠律法不能得永生。这时他就会继续问耶稣:“夫子,我做不到,那我如何才能得救呢?”。就如同耶稣的门徒问的一样。马可福音十章26-27节。耶稣的门徒问: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告诉他们: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永生的路人自己不能修好,但神早已为我们预备好了。约翰福音3章16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
您有没有像律法师一样,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怎么才能得永生呢?您的答案是什么呢?希望耶稣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可以告诉您。唯有耶稣基督才是我们得永生的道路。

这段经文以一个命令结束。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这里我们再将耶稣所说的邻舍做个归纳定义:“我的邻舍”就是任何需要我的帮助,而我又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帮助的人,从这个比喻的教训,我们得知:“我的邻舍”超越了种族、宗教和阶层的界线。耶稣要我们想到别人的需要,爱邻舍如同自己,需要的是爱,是怜悯,有了爱,就会知道谁是我的邻舍,随时随地,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这样,就成为那个有需要者的邻舍。

爱人如己是主给我们的命令和挑战。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除非我们先有主耶稣的爱在我们心里,知道像我们这样不配的人,他竟然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那超乎寻常的爱才能流出去给我们的邻舍。

=================================
最后,我以一幅画来结束。前面提到,好撒马利亚人是一个西方文化中大家熟悉的题材。所以,在艺术上也有很多以此为题材的作品。这是其中一幅。大家从鮮豔色彩與畫風,也许可以猜出这是出自画家梵高的一幅画。他画的情景是撒玛利亚人正在用力的扶受伤的犹太人騎上自己的牲口。这幅画是梵高1890年在一个精神疗养院时模仿另一位法国画家的作品。为什么他选择这个题材?梵高生前最後二年,深陷於精神疾病中,他住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小镇,被那里的人嘲笑作疯子。正是因为几位好心人的帮助,他得以选择在这个精神疗养院疗养。我想他是想到帮他的好撒马利亚人的爱。

让我们也用这幅画来提醒自己,学做好撒马利亚人。

结束祷告:主耶稣,谢谢您通过这个比喻给我们指明永生的路。谢谢您如此的爱我们,拯救了我们。求您帮助我们,像好撒马利亚人那样,把您的爱行出来,做美好的见证。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