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主日证道《被掳之民生命的重生》(沈丽薰传道)

引言

11月是个感恩的季节,感谢神的恩典,让我们平安度过了将近两年的疫情。期间不时听到一些新名词,譬如:新常态生活、生命的重整。从疫情开始到目前,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可能有些人每周有部分时间回公司上班,而学校也开放了。我们的教会也从6月开始了实体聚会。

像这样,一边防疫,一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也有一些必要的措施,这种种的措施就成了目前疫情之下的“新常态生活”,譬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我们要一边克服,一边接受,然后习以为常。那么生命的重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在长期的疫情之下,都需要有新的调整,这就是我们在疫情之下“生命的重整”。

在主前7世纪末到6世纪,犹大人被俘虏到巴比伦,他们该如何在异国他乡度过被放逐的生活呢?今天,我要从耶利米书29章1-14节,来谈论“被掳之民生命的重整”,从而应用到我们目前的处境。

我将这段经文分为4段:先知写信的背景(1-3)过新常态的生活(4-6)为所在地求平安(7-9)重整和神的关系(10-14)

先知写信的背景(1-3)

1先知耶利米从耶路撒冷寄信与被掳的祭司、先知,和众民,并生存的长老,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去的。2(这在耶哥尼雅王和太后、太监,并犹大、耶路撒冷的首领,以及工匠、铁匠都离了耶路撒冷以后。)3他借沙番的儿子以利亚萨和希勒家的儿子基玛利的手寄去。他们二人是犹大王西底家打发往巴比伦去见尼布甲尼撒王的。

耶利米书29:1-3

我们可以说,在主前8世纪的先知力挽狂澜,像以赛亚、弥迦对南国犹大,阿摩司和何西阿对北国以色列,但是到了主前7世纪,可以说大势已去。这时候的耶利米先知,焦急哀痛,但却无能为力,他被称为“泪眼的先知”(我们看两幅画: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Michael Angelo画的,一幅是17世纪荷兰画家Rembrandt van Rijn画的,为耶路撒冷哀哭)

29章1-14节是先知耶利米写信给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大人,给他们安慰和勉励。1-3节是写这封信的背景。这是巴比伦第二次入侵犹大,也是犹大第二次的被掳,发生在主前597年约雅斤在位时。根据王下24:8-16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王约雅斤(耶哥尼雅 )和他母亲、臣仆、首领、太监并大能勇士、木匠和铁匠等。巴比伦王拿走了耶和华殿和王宫的宝物。把耶和华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

当时,可能长老有的被处决,有的被囚禁。还活着留下来的为数不多,受信人主要是一些首领和民众,首领当中大概包括祭司、先知和长老。

第3节指出传递这封信的两个人(也是见证人)以利亚萨和基玛利。他们的父家沙番和希勒家都是耶路撒冷知名之士(王下22:8,希勒家是大祭司,沙番是书记),根据唐佑之牧师的看法,写信日期大约在主前594-587之间,29章15-19节是写给尚未被掳的犹大人。而主前586年犹大国就完全沦陷了.

犹大王西底家打发他们往巴比伦去见尼布甲尼撒王的目的为何,圣经没提。有可能是为了表明他对巴比伦的忠诚,好缓和两国之间的局势。根据巴比伦的编年史记录暗示,主前594年左右,朝内发生纠纷,一些放逐到巴比伦的犹大人也牵连在其中,至少有两个人被尼布甲尼撒处决,主要可能是被掳的人当中有假先知,曾经妄称百姓快要归回故土,以致有人铤而走险、起来反抗。

巴比伦并没有禁止耶路撒冷与被掳者之间的书信往来(25、28节),先知耶利米认为在这个时候,对被掳之人传达神的心意,是有必要的。

过新常态的生活(4-6)

4信上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对一切被掳去的(就是我使他们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的人)如此说:5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6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至减少。

耶利米书29:4-6

第4节: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告诉这些犹大人之所以会“被掳去”,是因为祂-“耶和华神”的作为,是神对他们长期悖逆神的审判。既然是神手的工作,那么,被掳的百姓就当顺服神的管教。

神要他们在巴比伦盖造房屋、栽种田园。第10节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所以,耶利米要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在异国他乡自己盖造房屋、栽种田园、自给自足。有了居所、有了工作,就会有“长期定居”的打算。相信我们移民来的都可以理解。

6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裏生養眾多、不至減少。耶利米规劝被掳之民娶妻生子。因为他们在巴比伦七十年以后要回归,重建家园是他们的责任。犹大的复兴全靠他们。所以,必须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至减少。七十年满了以后,可能到孙辈时才能返乡。既然这样,不只是子孙的繁衍,还得注重信仰的传承了。否则,在外邦入乡随俗、信奉异教,就不会想回归故国。“盖造房屋、栽种田园、生養眾多、不至減少”,是神给他们在被掳期间的文化使命和福音使命。

最近收到大学同学送来的苏轼的“赤壁赋”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宋朝文学大家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谪黄州的一段故事。乌台诗案就像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他本来也只是个小官,但现在却只是个团练副使,还是个被监管的犯官,没有官舍可住。

苏轼是个没有家底的读书人,为了使全家能够活下去,他决心彻底改变自己,第一就是痛自节俭,第二就是生产自救、自食其力。经过交涉,新任太守将一块营房废地划给了他,这块土地坐落在城东一里多路的缓坡之下。他带领全家老小,整理出50亩田园,开始了躬耕自给的日子,他称这地为“东坡”,自己也以“东坡居士”为号。

“东坡”作为苏轼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块新的基石,有了这块基石,才使黄州的四年成为苏轼新生活的起点。在这期间,他写的赤壁三唱是千古绝唱,是文学的旷世之作。就是“前后赤壁赋”以及词坛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书法寒食帖等等,都是登峰造极之作。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经历了艰苦的物质生活,但也脱胎换骨,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丰富了自己和无数人的生命。苏东坡经历了贬谪之后生命的重整。(看两幅图:赤壁怀古、寒食帖)

我们在疫情之下也多少经历了“生命的重整”。在居家防疫中,因为时间空间都拉近了距离,家人之间可能会多一些摩擦。夫妻之间有可能因为疫情,失业或生病了,婚姻生活迎来了极大的挑战。这时候在圣坛前的誓言:无论健康、生病、富足、贫穷、都不离不弃,就显得非常真实。让我们更加体会包容、饶恕的重要。

想想看,外面的世界疫情延续、物价高涨。如果家庭里面也是风雨飘摇、永无宁日,那情何以堪?这时候,基督信仰就变得非常重要,因着信靠神,信徒可以用从主而来的爱,爱失业的配偶,爱生病的另一半,彼此扶持,共度难关。我们的“家”是对抗疫情坚固的营垒。

神使犹大人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这是神的管教。有人说“疫情”是神的管教。但我只敢说,“疫情”是神容许发生的,那么,我们遇到这困境,就只有仰望神的怜悯,求神救我们脱离凶恶,在这期间依靠神,有适当的“生命的重整”,在疫情下过一个“新常态”的生活。带领家人健康正常地成长,信仰、亲情、工作、学业、一个都不失落。

图片:不到两岁的小孙儿对着TV,专心听着敬拜赞美的诗歌和牧师的讲道,不停说着:church 昨天下午参加了孙儿的两岁生日party,在他Godparents的后院举办,在他出生后不久,儿子就替他找了比自己年长10岁的教会属灵前辈作他的属灵父母,好时时敦促他属灵方面的成长,儿子对信仰传承的看重,让我很得安慰。

为所在地求平安(7-9)

7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8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不要被你们中间的先知和占卜的诱惑,也不要听信自己所做的梦;9因为他们托我的名对你们说假预言,我并没有差遣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29:7-9

第7節是個轉捩點,被擄到的「那城」就是巴比倫城。耶利米吩咐這群淒涼的被擄的人,要接受巴比倫帝國的管治,並且要為巴比倫帝國求平安;這意味著被擄的人不要仇視巴比倫。这对当时的犹大人,可能不好理解。第7节必须和下面的8、9两节连在一起看,才可以正确地解读。

8、9两节说,在被掳的人中间有一些假先知和占卜的,他们不是神差遣的,不要被他们的言论迷惑,也不要听信自己所做的梦。28:1-4假先知哈拿尼亚假借神的名说:两年之内,被掳到巴比伦的人都要归回。

被掳的人中间也有一些假先知,他们可能看到巴比伦帝国的种种不稳定因素,所以像哈拿尼雅一样用假预言鼓动百姓,预言巴比伦会迅速垮台、被掳者可以很快回归。因此,神警告被掳的百姓不可继续活在虚假的平安里,更不要有暴力反抗的行为,而要顺服地等候神在七十年后的拯救。

29:24-32就是神对当中的假先知示瑪雅的审判。

诗137:5耶路撒冷阿、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 这是被掳归回的人回忆在巴比伦时的忧伤与折磨,凡是身处异乡的人都会感同身受,但这与为“那城”求平安,并不冲突,神是希望他们不要起来反抗而遭受镇压。要为那城求平安,帝国平安,他们被掳的人也才能得平安。

去年开始,疫情席卷全世界,美国又刚好进入大选年,我们过了动荡不安的一年。  种族问题、世界局势问题,再加上没有国界的病毒,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人说: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西方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甚至全场被打。

我们不是被掳到这里,我们是自由选择来到这块土地上生活,民族主义向来是根深蒂固的,但我们又都是蒙神拣选、被主所救赎的基督门徒。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的撕裂,我们在主里是一家人。就像加3:28说的-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我们也是“天上的国民”,使徒彼得曾经劝勉我们: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鑒察或作眷顧〕歸榮耀給神(彼前2:11-12)

因此,我们要祷告耶和华,为所在地求平安。当然。除了为所在地求平安,更重要的是分享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邀請其他还不认识神的人,接受我們在耶穌基督裏所尋得的救恩。

重整和神的关系(10-14)

10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11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12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13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14耶和华说:我必被你们寻见,我也必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将你们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招聚了来,又将你们带回我使你们被掳掠离开的地方。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29:10-14

先知预言百姓将被掳七十年(v10),几乎是三代人。这样长久的被掳,难免让人误会神是喜欢降罚的神。因此,神在这里立刻宣告了恩典和安慰(10-14节),成为30-33章 “安慰之书”的前奏

神要眷顾visit,神要“造访”他们,神说过的恩言要成就。神说过什么恩言呢?耶25:8、11-12 “8所以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因為你們沒有聽從我的話…11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12七十年滿了以後、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然后,神要带他们回来。

70年大概代表从主前605年到538年这段时期,主前605年犹大第一次被掳,主前538年犹大开始从被掳之地归回。巴比伦城于主前539年被玛代和波斯人所攻占(接近耶利米所预言的70年末期)。

11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这节经文被广泛使用。我们必须从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这里是说:虽然神使他们被掳到巴比伦,这是神的审判,但是神对他们所怀的意念不是要降灾祸,而是要赐平安,就是在被掳之地也仍然享有平安。在被掳时期终止之后,耶和华神会为他们定一个新的计划,就是在末后的时候必大有指望,以色列人必须以信心等候。

成功神学经常用这节经文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他们说:“神渴望你在今生富足。他希望你走出挫折,变得更强壮、有智慧,力量和身份得到提升。他希望你对未来更有盼望,直到最终一切和美。(这样的解释是断章取义,脱离了原来经文的意思)

神对那些被掳的子民说:尽管他们犯罪,但神没有抛弃祂的子民,神依然坚守祂对以色列的盟约,践行弥赛亚的应许。关于这点,我们看几节相关的经文:

耶30:8-9萬軍之耶和華說、到那日、…我為你們所要興起的王大衛(指向弥赛亚,此时大卫已经去世4、5百年)

在撒下7:8-16神与大卫立约。16节说: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原文作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因着大卫之约,犹太人开始有了弥赛亚的盼望)

更清楚的两节经文是结34:23-24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神、我的僕人大衛必在他們中間作王(这里的牧人、仆人大卫指向弥赛亚耶稣基督)

因此,他们末后的指望就是弥赛亚带来的救恩。那么。新约时代的信徒,末后的指望是什么呢?就是基督的再来。因此,我们要随时预备好,等候迎接主的再来。

12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13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神的子民始终有特权,可以继续保持和神的关系。被掳的人可能因为经历身心灵的浩劫,对神的信心渐渐减少,不再有盼望。但是只要他们肯到神面前呼求,神必应允。寻求的,若专心寻求,就必寻见。摩5:6 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耶和华神不能赐福给叛逆的民。

这12-13两节与申4:29-30应和。申4:29-30但你們在那裏必尋求耶和華你的神.你盡心盡性尋求他的時候、就必尋見。日後你遭遇一切患難的時候、你必歸回耶和華你的神、聽從他的話。(这是摩西对将要进去迦南应许地的以色列人讲的话)。

申命记对以色列背叛的模式有极显著的记载。因着背叛,他们从应许地被赶出去,随着他们的悔改,才再归回。可以说,耶和华所赐平安的恩典,是按百姓悔改的意愿而定。神要百姓将心归主。耶9:25耶和華說、看哪、日子將到、我要刑罰一切受過割禮、心卻未受割禮的

我们不妨也思想一下:我们敬拜神也事奉神,但有没有真正的“将心归主”呢?

神还要和百姓另立一新约:耶31:33-34“…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因此,他们需要将心归主,单单地呼求、祷告耶和华,还要专心地寻求。

14节:我必被你们寻见,我也必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将你们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招聚了来,又将你们带回我使你们被掳掠离开的地方。

“我必被你们寻见”,表示神要自己采取行动。这原是神应许给他们的地方,他们因为悖逆神被赶出去,但只要他们认罪悔改,将心归主,神就会再度招聚他们归回。“带回”就是恢复、复兴。

在疫情期间,我们是否重整和上帝的关系?疫情可能让我们自己有些挫折感,以致于和别人产生一些疏离感,那么,是否跟上帝的关系也疏远了?我们有没有将心归主?

整体来说,在疫情期间教会推出的“灵晨灵粮”供应了一些弟兄姐妹灵命上的需求。“福音500分、十字传讲好消息”是我们在疫情之下与神同行的见证。网宣让“天涯若比邻”。三期的旧约概论在网上上课的,至少是以前实体主日学的两倍。还有CROSS的其他  课程,疫情之下藉着高科技,以及大家的努力,拉近了我们和神的关系。

只是跟弟兄姐妹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少,难免有些陌生。在我手术后的两个星期里,我每天都可以见到给我作爱心晚餐的姐妹,心里特别温暖,不只是因为她们给我带来丰盛的晚餐,而是可以面对面见到她们,虽然都戴着口罩。

这是主的爱藉着弟兄姐妹温暖了有需要的肢体。神的爱是我们力量的泉源。在疫情期间特别需要思想主的爱、传达主的爱。有一天Jerry长老代师母送饭,还在门口为我祷告,神的爱藉着教会在疫情期间仍然作工,而且只会多不会少。在感恩节前的一个月里,每一个周六下午都有牧长为有需要的家庭祝福祷告。

神是守约施慈爱的神,在疫情期间神仍然眷顾我们,祂渴望我们呼求、祷告、寻求祂,和祂面对面,在灵里相交相会。我们可以在网上主日敬拜,但回到教会的实体敬拜,和弟兄姐妹面对面,一起唱诗赞美神,一起聆听讲道,一起领受祝福,这是合一的集体敬拜,更是蒙神悦纳的,自己和会众也得到满足的喜乐。诗篇122:1〔大衛上行之詩。〕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在疫情之下,我们要学习将盼望、安全感和信心放在上帝和属灵的事情上。愿我们都能“将心归主”,所行所是都蒙神悦纳。

结论

先知耶利米写信劝勉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大人:被掳是神的审判,他们要顺服神的管教,在异国他乡要过新常态的生活,为那城求平安,要重整和上帝的关系,神的意念是赐平安,不是降灾祸。要认罪悔改,呼求神、祷告、寻求祂,日子满足,他们必被召聚归回,在末后必大有指望。

讲道的主题:

灾难和困境是神容许发生的,但神也有恩典、赐下安慰和盼望,只要神的子民将心归主、呼求、祷告、寻求祂!

思考与回应:

在疫情之下,我是否已经适应“新常态的生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是否重整自己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对神的信心和盼望”,我给自己打几分?

在疫情之下,在家庭和事奉方面,我还可以付出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