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主日证道《开到水深之处》(沈丽薰传道)

基督六家主日信息

讲题:开到水深之处 经文:路5:1-11(参太4:18-22;可1:16-20)   日期:10-13-19     

引言

在8月的退修会,听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真实见证。那是宣教士但以理、百合夫妇分享的“西亚的呼声”-到叙利亚宣教。他们本来在中国有很好的职业、很高的收入,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有一天,他们看到了一张图片,就是在叙利亚因为多年的烽火战乱,成为孤儿的一位小女孩悲戚的照片,那张照片给了他们很大的冲击,在寻求神的旨意以后,他们终于降服在神的面前,带着5位幼小的孩子,前往叙利亚宣教,将他们的生命之船“开到水深之处“,接受任何可能的挑战。今天证道的主题是:开到水深之处,要用的经文是路5:1-11。共分五段讲:认真听道、学习顺服、厌弃自己、领受使命、专一跟从

认真听道(1-3)

1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 神的道。2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3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

第四章里提到耶稣开始到加利利一带传福音、医病、赶鬼等等事情,第5章开始就说: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革尼撒勒湖又称加利利海。眾人擁擠他、想要听从神而来、论及神的话。想必那时耶稣的名声已经传遍周围地方。

因为众人拥挤,耶稣想要找个比较好的地点,能让大家都可以听到祂讲的道。那时湖边正好有两只船停在那里,那时正好是个空挡,渔夫每次捕鱼之后,都会检查渔网,清洗或修补,渔船暂时没人使用,耶稣上了西门彼得的船,请彼得把船撑开,稍微离开岸边,就坐在船上,从那里对着岸上要听神的道的众人讲道,这画面很美

耶稣不管什么时候,都对人有耐心和爱心,不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天国的福音,就像提后4:2讲的-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学习顺服(4-5)

4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5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着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耶稣讲完了道以后,突然建议彼得去打鱼,而且是要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这句话来地太突然,我们可以想象渔夫彼得听了耶稣的话以后,他的反应和脸上的表情。很可能他的脑海里会闪过一个念头:什么嘛!虽然我的渔船可以借给你作为讲坛,我们也喜欢听你讲道,但你只不过是个木匠,如何会知道打鱼的事呢?这不是外行人要指导内行人吗?

他心里想必有疑惑,也有争议,所以他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他尊称耶稣为“夫子“,显明他早已认识耶稣。因为弟弟安得烈曾经带彼得去见耶稣。安得烈曾是施洗约翰的门徒,施洗约翰看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這是 神的羔羊。安得烈就跟从了耶稣(约1:36、40),后来安得烈对他哥哥西门彼得说:我們遇見彌賽亞了,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穌看着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约1:42) 彼得是石头的意思。圣经人物将旧名改换为新名都代表着一个崭新人生的开始。这次彼得和耶稣短暂的相遇,成为彼得生命中重要的转捩点,虽然他没有马上跟随主。

前Canterbury 大主教William Temple评论“安得烈领西门彼得去见耶稣”时,写下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这是一个人能为他人所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都成为彼得,但我们都可以做安得烈所做的事,就是“将人领到耶稣面前”

彼得听到耶稣建议他如何打鱼,他可能心里想:夜间是打鱼的最佳时刻,我们这些打鱼老手在打鱼的最佳时刻,尚且一无所获,更何况是一个外行人要求打鱼的时刻呢?但是很快地接着说: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这里我们看出一个转折点,是什么让彼得改变心思意念,愿意照着耶稣的话去作呢?

很明显,他是听了耶稣讲的道以后改变的。他可能体认到: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不应该忽略耶稣的话,他可以不同意耶稣的提议,但却能够顺服,甘心照着耶稣的命令去做,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彼得放下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认知与自负,这岂是那么容易作到的呢?

信徒都知道要顺服神的命令,但要一个人放下自己的经历、学历、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是我们用来自我肯定的资产,更何况社会上的人也用这些来评断我们。可是彼得能够在耶稣面前,放下自以为可以夸口的打鱼经验,把自己的主权转移到耶稣手中 。

福音的中心就是神的国,而耶稣是基督,是受膏者、是君王。如今,神的国就在信主的人心中,所以,信徒要操练对耶稣基督的信靠顺服,这就是主权的转移。不仅承认耶稣是救主,也接受祂是我们生命的主。

顺服的基本条件是对神的信心,深知自己所信的是谁,只有实实在在顺服神的命令,信仰才不会坠落为廉价的恩典。顺服也是对神爱的回应,我们常以圣子耶稣对父神的顺从为顺服的最高榜样。但在约翰福音里,不仅仅看到子对父的顺服,同时也看到圣父对圣子的爱。约17:26-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

出生在北爱尔兰的Amy Carmichael从1895年踏上印度的土地,到1952年息了劳苦,都没有离开她所爱的那片贫瘠的土地,她在决定去印度宣教以前,写信给她的母亲,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我知道没有多少人会认为我的决定是对的,那些不认得牧者声音的人,必然会说我是大错特错,但神是全知的,祂不会让我作错误的决定,或一意孤行,以至于羞辱祂的名,如果这是祂的旨意,那么我必须遵行。

彼得和耶稣面对面谈话,明白耶稣的意思。Amy Carmichael因着经常地读经、祷告、一直与主维持亲密的关系。所以清楚神的呼召。她回应主的爱,顺服主的带领,因为听命胜于献祭。F,B,Meyer曾说:除非你预备要遵从主出航的命令,顺服祂话语的声音,否则你将永不能享受与基督同工、同在的福气。那么彼得听从耶稣的命令,将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厌弃自己(6-10a)

6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7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8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10a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

彼得单纯的顺服、立刻的顺服、完全的顺服,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里从三方面来形容打到的鱼是如何的多:1 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2,需要招呼同伴帮忙 3,船几乎要沉下去。按照一般常理,那个时候原本打不到什么鱼。在神行使神迹之后,完全推翻常态。这是超自然的神迹,要显出神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能也是要给彼得得人的预兆。

“顺服使神迹产生”在你的生命里,有没有因顺服神而经历神迹的经历呢?我相信只要是基督徒都会有机会经历,它会是我们属灵生命的转捩点,好不好今天回去以后,就仔细回想,你生命中有多少次,因顺服神而经历神奇妙的作为?

約翰衛斯理於西元1703年出生在英國的Edworth。他的父親是牧師,他排行第十六。有次家裡失火,他被人從窗戶丟出來,而另一個人接住他。這個特殊駭人的場景,他一輩子也忘不了。他認為自己蒙上帝特別保守,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1738年,他在一場聚會中經歷到來自上帝特殊的感動。之後他就開始和他的朋友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和兄弟查理(Charles),展開一長串的福音佈道運動。他最有名的傳聞就是,他到處講道,坐在馬背上,旅行過好幾千里的路程。講道的次數也超過兩萬多次。

當時英國信仰英國國教,不过教會已经成為徒具形式、沒有愛與生命的國家機構。約翰衛斯理,就在那时候在英國掀起大規模的奮興運動,

18世紀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鄉村人口大量外流到都巿去。工人生活窮困、而貴族生活卻是窮奢極侈。英國這種惡劣的環境,卻沒有發生像法國一般的流血革命。法國歷史學家哈愛理(Elie Halevy)認為原因是因為英國有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所領導的福音派復興運動,這使得英國社會穩定。
约翰卫斯理因为顺服神,就是经年累月地坐在马背上讲道,也不以为苦。他所传讲的福音改变了人的生命,也改变了英国的历史发展。

彼得放下了自己的意见,顺服神的命令以后,神迹发生了,彼得看到那满船的鱼,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整夜打不到鱼的渔夫,忽然间拥有了满船的鱼,是不是应该惊喜万分呢?可是彼得一反常态,居然跪在耶稣跟前说: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这要从何说起呢?我想,没有人会轻易认为自己是个罪人,还没信主的,最不能接受的讲道就是:你们都是罪人,为什么彼得会这么说,大概只有他知道,但是从一些圣经人物的事迹,我们大概可以窥见彼得当时的内心世界。

以赛亚书第6章,讲到以赛亚先知在异象中看到天上敬拜的景像,他看到自我显现的神高高地坐在宝座上,全然圣洁、尊贵、荣耀、满有权能,他不免自惭形秽,绝望地呼喊着: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赛6:5)

利19:2”…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 神是聖潔的”,这些话反复述说了9次之多。神学家J.I.Packer说:圣洁涵盖了神超越的伟大和她德行完美的所有层面…神圣洁到不能忍受任何形式的罪恶。

当我们认识到神的圣洁,就会看到自己的卑微、渺小、有罪。耶稣行使的神迹让彼得看到耶稣的权能,祂不只可以打了满船的鱼,而是大有权柄、荣耀、圣洁的神。所以,俯伏在地,承认自己是罪人,不配与耶稣同在,相信这个神迹也给所有船上的人,包括约翰、雅各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

写《世界文明史》的威爾杜蘭(Will Durant1885―1981)曾說:“這時代最大的問題乃是人類是否可以離開上帝而生活。”他在另一本书:历史的教训里说: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人要学会谦逊。

我在大一读他的书,对历史学家讲的,不尽全信。那时靠的全是自己,以为上帝很遥远,和自己没有关系,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一位上帝。现在想想: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人要学会谦逊,的确是至理名言。因为自己不够谦逊,所以,没有在更早的岁月里认识上帝,白白地失去了很多从上帝来的福分。

在上帝的公义和慈爱里,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本相。被神所造的人类犯了罪,引起神的愤怒,因为破坏了原来神所塑造的形象,但是也因着神的爱,祂愿意恢复我们被造时的美好形象,所以,祂只能牺牲自己的独生爱子,为我们赎罪,好让我们因着耶稣基督可以再度与神和好。在上帝的救赎之爱里,我们才有机会再度与神相交,行在光明中。

所以,我们人若离开了上帝,便会失去我们人生的方向,唯有在耶稣基督里,我们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彼得自惭形秽,要耶稣离开他,耶稣有没有离开呢?

领受使命(10b)

10b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耶稣当然没有离开他,这正是最好的机会教育。祂先安慰西门,不要害怕,然后说: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在马太和马可是这样记载着: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可1:17),根据赖牧师的看法,马太/马可记的是第一次主耶稣对彼得和兄弟安得烈的呼召,因为他们是有经验的渔夫,所以主耶稣说:要得人如得鱼。让彼得和安得烈从他们专业的经验里,思想是否可以用类同的方法,将打鱼需要的事前准备,以及需要具备的方法和工具,用在得人的事工上。第一次的蒙召,他们放下了渔网。而这一次的呼召,是单独对彼得的。

“从今以后”这句话是个转折点,在这里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在耶稣施展祂的权能以后,神迹发生了,这件事想必让彼得认识到唯有倚靠主,听从主的命令,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鱼获。

但这意想不到的鱼获,不是耶稣行使这个神迹的主要目的。耶稣是要在西门彼得身上显明一个更大的神迹,那就是呼召他从一个普通的渔夫,转变为得人的渔夫,那么,要完成“得人”的使命,当然更需要有从神而来的帮助。

当同工们倚靠圣灵的能力,配合神的心意,经过一番努力,带领慕道友信主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的欣慰,因为可以为主得人,就像辛勤的渔夫经过整天整夜的劳苦,终于打到鱼一样的欣喜。我想,大概除了姜太公以外,大多数钓鱼(或者捕鱼、打鱼)的人,都会希望有不错的鱼获,因此,会花心思研究哪里是钓鱼的好地方?什么时候有鱼出没?还有用什么鱼饵最好?

我有一个爱钓鱼的朋友,家里还养了不少蚯蚓,早上4、5点就到某地垂钓。总是满载而归,还算准时间,飞到Alaska钓得Salmon

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如果能对福音的对象有所了解,就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譬如,耶稣借着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提到该妇人真正需要的是活水,就是针对她真正的光景和需要。这是个人谈道的最高典范,但在这策略的背后,是一颗爱灵魂的心,绝对和钓客钓鱼不可同日而语。几个月前有好多位弟兄姐妹参加了“个人传福音训练”的主日学,得到传福音的技巧装备,知道该找什么对象、在什么地方,对什么样的对象说什么样的话,有了爱灵魂的心,再加上技巧,想必可以为主得人

太9:35-36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保罗努力传福音是要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林前9:22-23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23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宣教士百合到了叙利亚,也是入境随俗,用裹头巾裹头,她可以放下一切的矜持,配合当地妇女的举止,只是为了接近她们。这都是因为要与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专一跟从(11)

11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彼得听了耶稣的呼召以后,撇下满船的鱼,还有渔船、渔网这些谋生的工具,跟从了耶稣,将自己完完全全交在主的手中。雅各、约翰也一起蒙召。这好像有些不按牌理出牌,大家都还沉浸在“满船鱼获”的欢乐里,心里恐怕盘算着:这些鱼肯定可以卖很多钱,应该可以稍微改善一下贫困的环境吧!可是他们却把两只船靠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跟从(follow)希腊文akoloutheo不仅仅意味着跟着某人的脚步,还表示和某人在一起,作他的同伴,跟从了耶稣,就是和耶稣建立一个深刻的、个人的亲密关系

后来,约翰福音21章记载,他们几个和另外四个门徒,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又回到加利利海打鱼,也是一夜没有打着,后来,复活后的主耶稣向他们显现,他们听了主耶稣的指示,打到了153条大鱼,在神迹之后,主耶稣再度呼召彼得牧养、喂养主的羊。这两个神迹前呼后应,让我们感受到主耶稣的慈绳爱索,一直牵引着祂所爱的门徒,今天,祂对我们的爱,也是如此。

将主权转移到耶稣手上,会让我们真实地看见主的带领,这种真实的看见,会让我们更敬畏神而愿意作出全然的委身。

Charles Colson(寇爾森)早年在白宮作總統的特別助理,因為做事不擇手段,被冠以“尼克森總統的刀斧手”,後因“水門案”入獄。入獄前,他因魯益士写的书《返璞歸真》信主。出獄後,他開創並投入受刑人事工逾35年,直到2012年去世。

Colson认罪悔改以后,就全然委身、专心跟随主。在他写的《人生觀的故事》裡,有一段感言:“我最近想到,自己一生所有的成就,到底哪一樣意義最大──當我臨終的時候,哪些事最能給我安慰?”他接下來提到:1993年,他與葛培理牧師、德蕾莎修女和索忍尼辛同時獲得了“鄧普頓宗教促進獎Templeton Prize”!這可能是宗教界被社會認可的最高榮譽。獎金是100萬美元,!

得獎後,他捐了全數獎金,獎牌也交給了秘書。但在他的公事包裡有一封信,是3年前從西伯利亞的烏拉爾山腳下,監獄裡的政治犯寫來的。那批被世界遺忘的人告訴他,他們3,000個囚犯,共讀一本他寄來的《愛主你的上帝》。每個晚上,都有人在囚室裡朗誦書中的一段,給15-20個犯人聽。他們都讀過了。這書是他們黑暗中的希望。

Colson在讀到这封信的那個冬天,就在嚴寒中趕赴西伯利亞──那是一個讓他永難忘懷的相聚。拿著這封信,他問自己,到底是鄧普頓獎,還是西伯利亞那3,000囚犯,對他更有意義?他說:“我連那個獎牌現在放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是,我把這封信放在我的公事包裡。每當我極度疲倦、沮喪,或是心灰意懶的時候,我就把信拿出來,重新讀一遍。如果臨終前還有時間的話,我會把信放在我的床頭。”

可见Colson多么挂念那些在严寒的西伯利亚监狱里的3000个囚犯,而他们的渴慕神,也给Colson带来无限的安慰,他创办的监狱事工拯救了不少失丧的灵魂,福音也将继续在监狱里帮助囚犯认罪悔改归向神!

我想,神呼召我们全然委身,可以是像彼得那样撇下一切,跟随耶稣,全时间的传福音,但事实上,不可能每位信徒都当传道人

因此,我认为那些在职场上打拼的,可以在职场上为主作见证,而家庭主妇就在自己的家中见证主,只要不让物质世界或者身体的疾病,拦阻我们实际上为主而活,就通通都是接受主昂贵的恩典,在这个世界中跟随着耶稣基督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世上分担神的苦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生命。

在教会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同工,除了工作、家庭,就一心以主的事为重,专一跟随,竭诚为主,不论是在小组、宣教、网络、教导、或AWANA等等,让很多人受影响,得祝福,他们不像一般世人,一心想着如何积聚更多的财富,在财富里寻求安全感,或者是汲汲于爬上更高的位置,受到更多人的称扬。

我想,在教会之外,我们也或多或少都会被一些竭诚为主的信徒所感动。我认识“路加医疗传道会”的几位同工,这传道会是由几位在职的医生、牙医以及医护人员所组成。他们除了正规的工作以外,还花时间接受神学装备,然后将时间、金钱投入到医疗事工上。除了生命伦理、医学知识等讲座,一年里还派出几次的短宣队到东南亚、台湾等地宣教,随队的医生就做免费的医疗服务。

我想,写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路加,如果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也是一边当医生,一边出去医疗宣教,同时还一边写书。如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专一跟随,竭诚为主,在近处、在远处,为主作见证,那么,就可以满足主耶稣的心愿:得人如得鱼,使万民作门徒。

结论:

在这个神迹里,耶稣只讲过两句话:就是第4节和第10节:4节: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主耶稣用朴实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实例,来教导、启发门徒的思想和行为,当西门彼得马上顺服,照祂的话作了-“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不单单带来满船的鱼获,更为他自己和雅各、约翰,带来了全人的改变,开启了另一页的人生。在我们跟随主的时候,是否也学习宣教士但以理、百合夫妇,将生命之船开到“水深之处”呢? 让我们回应主耶稣的呼召,朝着祂所指引的方向起航!

第二句:第10节: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主耶稣对每一位相信祂的,顺服祂的都会有所期待,也有计划,所以我们不要惧怕,也不要以为自己能力不够,只要将主权移交,一步步跟着耶稣基督走就行了。所以说,信徒每天都在为主作见证。最后,我用一段话,和大家一起勉励:

圣经学者Phillip brooks 说:不要只求舒适的生活,要求做坚强的人,不要只求迎合你力量的工作,要求迎合你工作的力量;这样,你的工作虽然没有神迹,你自己就是一个神迹,每一天你都会对自己感到惊讶,并惊讶因着神的恩典所临到你身上的丰富。